☪ 问题解答
一、公司保密协议是什么意思?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保密协议可以分为单方保密协议和双方保密协议。单方保密协议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
二、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一定要遵守吗?
如果员工违约泄密,要承担哪些责任?
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反保密协议产生的损失,可依约主张违约金或赔偿损失。具体赔偿费用按照泄密一方给公司造成的实际损失;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一方利用该商业秘密所获利润;以及公司维权所产生的合理费用,比如调查泄密行为的费用、律师费等;
行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部门有权责令违反保密协议约定的员工停止违法行为,泄密一方将载有商业秘密的软件、图纸等相关材料返还给权利人或者予以销毁,同时对泄密一方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刑事责任:员工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按法律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还会要求罚金或者就单独判罚金。
☪ 法律依据
一、《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猜你感兴趣
控股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的法律风险?
控股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地位,违反对其他股东的信义义务,滥用股东权利,迫使公司接受控股股东的个人意志作出决议或决定,可能存在如下法律风险:
(1)控股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迫使股东会或董事会作出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的决议,导致公司决议无效或被撤销。
(2)控股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作出的公司决定在表面上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但实质上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合法权益。
(3)如果控股股东控制公司意志作出决定,无论程序上是否存在瑕疵,无论作出的决定是否符合公司利益,如果损害其他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将会被其他股东提起诉讼程序。
(4)如果控股滥用控股股东地位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应对其他股东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关问题
企业并购怎样选择目标公司?
1、目标公司应适合收购方自身发展战略;
2、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相关程度与目的相联系;
3、符合收购方自身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
4、收购方与目标公司具有可溶性;
5、目标公司具有盈利潜力。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五律网,为您分配本地可靠专业律师,一对一高效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