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解答
一、事业单位入编手续流程?
1.招聘单位填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编制使用计划申报表》;
2.市编办审批;
3.市人事局办理招考及聘用审批手续;
4.招聘单位填报《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申请表》;
5.原单位或主管部门开具行政介绍信(新参加工作人员除外);
6.市编办审核;
7.办理入编手续。
二、事业单位入编档案审核都审核什么?
带编制档案内容和材料:
1.高中学籍档案
2.高考材料
3.大学学籍档案
4.研究生学籍档案
5.毕业后单位材料
(1)入职审批材料
(2)见习期考核鉴定表
(3)干部履历表
(4)转正定级表
(5)每年单位的工资异动审批表
(6)每年度的单位年度考核表
(7)纳编表(事业单位申请使用编制审批表)
1、行政编制:公务员才能拥有行政编制,它拥有一套独立的工资计算标准,和事业单位员工工资标准是不同的。
2、事业编制:在各事业单位具备干部身份的职工取得的编制,也是由财政发放工资,但是其岗位级别、岗位工资、薪资级别、薪级工资和公务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级干部,所拥有的实际权利完全是两码事情。
3、工勤编制:这个就要从事业单位的三种岗位说起,事业单位分管理类,技术类,工勤类三种岗位,前面两种岗位是带干部指标的,工勤类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工人,从事后勤,内务等事情,这种工勤编制有可能是财政全额拨款,也有可能是差额拨款,意思工资的发放跟单位的效益有关,不足的部分,由财政来补发。
☪ 法律依据
一、《公务员法》第二十五条
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以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国家对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 相关问题
劳动监察大队受理劳动纠纷的时间要多久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八条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立案查处:
(一)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发生在2年内的;
(二)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所造成的;
(三)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不符合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投诉人。对不符合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告知投诉人补正投诉材料。
劳动监察的程序是怎样的
(一)登记立案。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经过审查,认为有违法事实、需要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
(二)调查取证。对已立案的案件,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取证。
(三)处理。在调查取证后,对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处理决定。处理决定作出前,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听取当事人申辩。
(四)制作处理决定书。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处理决定书应当加盖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印章,并载明:
1、当事人姓名、住址等基本情况;
2、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违法事实;
3、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4、处理结论;
5、处理决定的履行日期或者期限;
6、当事人依法享有的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7、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
8、作出处理决定的日期。
❈ 扩展阅读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什么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指的是在实际劳动中,按照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享有一定权利并且承担一定义务的人,主要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面主体组成。
用人单位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机关团体,还可以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个体经营组织;劳动者就必须是自然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劳动者指的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劳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五律网,为您分配本地可靠专业律师,一对一高效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