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解答
一、债务转让的条件和后果?
条件:
1、须存在有效的债务。
2、被移转的债务应具有可移转性。不可转移的债务有以下几种:(1)性质上不可移转的债务。(2)当事人特别约定不能移转的债务。(3)不作为义务。
3、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移转达成合意。
4、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
后果:
1、债务人转移义务的,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成为新债务人;原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
2、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3、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债务有关的从债务。
二、债务转让的法律依据?
债权债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大致可列为几类。第一,债务可以转让,但是必须由当事人亲自承担的债务不能转移。第二,债务转移必须经得债主与当事人的同意,其中债主的同意是必要条件。第三,债务转移之后,旧的债务债权关系消失,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第四,债权关系的当事人发生改变。等等。
❈ 法律依据
二、《合同法》第八十四条
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合同法》第八十六条前段规定,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
例如,附随于主债务的利息债务,随着主债务的转移而转移于承担人。但第八十六条后段规定,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的除外。
❈ 扩展阅读
债权债务转让法律风险的防范?
(一)针对表见让与的风险
债权让与人在未如实收到债权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损害债权让与人合法权益的风险。
(二)债权受让人的法律风险
1、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受让人在与债权人进行谈判时,应尽量聘请律师参与谈判和调查。签订合同前受让人应聘请律师调查债务人的相关情况,如住所、财产状况等,避免利益受损。
2、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日内通知债务人,并约定通知的形式。不轻信债权让与合同中载明的“债权转让通知由债权人负责通知债务人,否则一切风险和责任由债权人承担”或“如无法通知债务人的,将退回已收对方的价款”等谎言。
3、为防止受让瑕疵债权,债权受让人要求债权转让人对转让的债权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4、为避免债权二重让与的情况发生,债权受让人必须注意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1)设立债权人保证条款,如:债权人明确声明合同项下的债权无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且权利不受限制,即不存在被法院保全、查封或强制执行的情况或已设担保;在签订本合同之前,债权人没有与第三方签订过本合同项下债权让与合同;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
(2)双方共同将债权让与通知送达债务人签收,或公证邮寄转让通知给债务人。
(3)共同拟定债权转让通知回执的内容格式,载明:“债务人于×年×月×日收到债权人×××将××(内容及金额)的债权让与受让人×××的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声明,在签收本通知回执日之前,没有收到债权人将相同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通知。”据此证明本受让人受让的债权通知时间在先,同时也可避免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
(三)新债权人的风险
原债权人将其债权转让给新的债权人,一般是有对价的,并且双方都会签订债权转让合同或者直接交付债权凭证。那么,为了减少新债权人的风险和麻烦,新债权人最好要求原债权人在债权转让合同签订时,履行通知义务,或者把履行通知义务作为债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条件。
这样就可以避免转让不生效的风险,也可以清楚债务人对原债权人享有的各种抗辩。如果在转让合同签订时原债权人没有履行通知义务,债务人拒绝向新的债权人还债,而导致进入诉讼程序,原债权人在起诉前通知债务人还为时未晚,因为法律只规定了通知的义务,并没有规定通知的时间,但是不得晚于债务履行的时间。
追债务公司合法吗?
根据法律规定,解决债务问题应通过协商、仲裁、诉讼等方式,由当事人委托律师事务所等部门与对方协商,协商不成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只有律师才是法律允许的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主体,讨债公司进行讨债时需要当事人委托,而且还收取有高额费用,整个代理讨债过程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比如人身伤害、敲诈勒索等,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且他们无权代理当事人进行有偿讨债行为。所以,建议当事人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以免造成其他纠纷。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
如果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偿还借款,债权人可以准备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仍然拒绝偿还借款,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借据中没有规定还款期限,债权人可以随时主张权利,债务人可以随时还款。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偿还债务的,最长不得超过两年。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仍不偿还贷款的,贷款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温馨提示:了解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咨询五律网,为您分配本地可靠专业律师,一对一高效法律解答。